满江红 · 玉簪次班彦功韵

· 张雨
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风弄影、录鬟撩乱,搔头斜插。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看柔须、点缀半开时,微烘蜡。 冰箸瘦,琼枝滑。芳径底,谁偷掐。怕夜凉消得,锦围红匝。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剩借清香发。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导:指玉簪。
  • 云英香荚:形容玉簪如云英般美丽,香荚般芬芳。
  • 搔头: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此处指玉簪。
  • 钗燕:燕形的钗,女子头饰。
  • 蕉心:芭蕉叶的中心部分,形容玉簪的形状。
  • 柔须:柔软的须状物,此处形容玉簪上的装饰。
  • 冰箸:冰制的筷子,形容玉簪的冷硬。
  •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形容玉簪的质地。
  • 鹅管:指玉簪的形状。
  • 蜜脾:蜜蜂的巢脾,此处形容玉簪的香气。
  • 弹压:此处指使词作达到极致。

翻译

玉簪纤长,突然化作云英般美丽的香荚。风中摇曳,如绿鬟般撩乱,斜插在发间。虽小巧却思及燕形钗的并列,丛生而略似芭蕉叶心般狭窄。看那柔软的须状装饰,点缀在半开之时,微微烘托出蜡的光泽。

冰制的筷子般瘦削,美玉般的树枝般滑润。芳香的小径底部,谁会偷偷摘取。怕夜凉消散,锦缎围成的红匝。鹅管般的玉簪不禁承受仙露的重压,蜜脾般的香气剩余而散发。等待使君的绝妙好词完成,必须使其达到极致。

赏析

这首作品以玉簪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玉簪的美丽与独特。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云英香荚”、“搔头斜插”、“柔须点缀”等,使玉簪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对玉簪的珍视和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