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被

· 张昱
闲眠受用剡藤香,不比行云恼宋郎。 月里杨花终夜落,云中蝴蝶过春狂。 象床绣枕知难称,道馆僧房或可当。 还是梦中风景别,东华尘土久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藤(shàn téng):一种质地优良的纸,产自剡溪(今浙江嵊州)。
  • 宋郎:指宋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这里比喻美好的梦境。
  • 杨花:即柳絮,春天飘飞的白色绒毛。
  • 蝴蝶:常用来象征梦境或虚幻的事物。
  • 象床:象牙装饰的床,形容床的华贵。
  • 绣枕:绣有精美图案的枕头。
  • 道馆:道士修行的场所。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东华:指东华门,北京故宫的东门,这里泛指繁华的都市。
  •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翻译

闲暇时躺在香气扑鼻的剡藤纸上,这纸张的香气并不逊色于那迷人的梦境让宋玉烦恼。 月光下,杨花整夜飘落,云中的蝴蝶似乎在春天里疯狂飞舞。 象牙床和绣花枕虽然华丽,却难以与这纸张相比,或许道馆和僧房的环境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只有在梦中,风景才会如此不同,我已经很久忘记了东华门外的尘世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纸张的香气与梦境的迷人,以及现实中的华丽床枕与梦境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梦境中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剡藤香”与“行云恼宋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纸张的质朴与梦境的虚幻。后两句则通过“杨花”和“蝴蝶”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梦境中的自由与美好,与现实中的“象床绣枕”形成反差,最后以“东华尘土久相忘”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