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泽欲流,强用兵。仁者师,无威声。持百万,如云行。令所出,时扬鹰。 不血刃,惟功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泽欲流:意指恩泽广被,希望流布四方。
  • 强用兵:强行使用武力。
  • 仁者师:仁德之师的简称,指以仁爱之心治军的军队。
  • 无威声:没有威严的声音,指不以威吓为手段。
  • 持百万:掌握或指挥百万大军。
  • 如云行: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同云彩飘动。
  • 令所出:命令所发布的地方。
  • 时扬鹰:时常像鹰一样展翅高飞,比喻军队行动迅速且高远。
  • 不血刃:不用刀剑见血,比喻不战而胜或不费力气。
  • 惟功成:只追求功业的完成。

翻译

恩泽希望流布四方,却强行使用武力。这是仁德之师,不以威吓为手段。掌握着百万大军,行动迅速如同云彩飘动。命令所到之处,军队时常像鹰一样展翅高飞。不用刀剑见血,只追求功业的完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仁者师与强用兵的不同,强调了仁德之师的力量和效果。诗中“泽欲流”与“强用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仁者师的温和与强大。后文以“如云行”和“时扬鹰”形容军队的迅速与高远,而“不血刃,惟功成”则表达了仁者师不战而胜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与仁政的向往。

揭祐民

元广昌人,寓盱水上,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