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游禅林寺

溪桃二月逗残红,唤醒寻春到倦翁。 骑马度桥观日瀑,支筇转岭听松风。 才通麦气兼花气,政想农功比吏功。 安得细民如庶物,离离生意满西东。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溪桃:生长在溪边的桃树。
  • :逗留,此处指桃花盛开的样子。
  • 残红:指落花。
  • 倦翁:疲惫的老人,此处指作者自己。
  • 骑马度桥:骑着马过桥。
  • 日瀑:阳光照射下的瀑布。
  • 支筇:拄着拐杖。
  • 麦气兼花气:麦田的气息和花香的混合。
  • 政想:正想着。
  • 农功比吏功:农业劳动与官吏工作的比较。
  • 细民:普通百姓。
  • 庶物:万物。
  • 离离:茂盛的样子。
  • 生意:生机。

翻译

二月的溪边桃树,桃花盛开,似乎在逗留着残余的红色,唤醒了寻找春天的疲惫老人。我骑着马过桥,观赏阳光下的瀑布,拄着拐杖转过山岭,聆听松林间的风声。这里麦田的气息与花香交织,我正想着农业劳动与官吏工作的不同。真希望普通百姓能像万物一样充满生机,让茂盛的生机遍布东西南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禅林寺的自然景色,通过溪桃、日瀑、松风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才通麦气兼花气”一句,巧妙地将麦田的气息与花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业劳动的尊重。结尾“安得细民如庶物,离离生意满西东”则抒发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他们能像万物一样充满生机,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揭祐民

元广昌人,寓盱水上,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