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山高卧图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蹇驴(jiǎn lǘ):跛脚的驴,比喻行走不便。
- 丰丘:地名,指繁华之地。
- 曲肱(qū gōng):弯曲手臂。
- 建隆: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
- 经济: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
- 元臣:重臣,指国家的重要官员。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荆吴并蜀广:指当时的几个重要地区,荆州、吴地、蜀地和广地。
翻译
跛脚的驴子不愿踏足繁华的丰丘尘土,宁愿归隐华山,卧于云台之上。弯曲手臂枕着石头,只为追求内心的舒适,对世间的纷扰充耳不闻。建隆年间的皇帝,自小胸怀天下,常在风雪之夜悄悄出行。治理国家的重臣不敢安眠,夜夜穿戴整齐,等待皇帝的车驾。南征北战,事务繁多,勇猛的将领带领着如貔貅般凶猛的军队四处征战。将荆州、吴地、蜀地和广地一一征服,床头鼾声大作,只容得下君王一人安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华山高卧与世间纷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淡漠。诗中“蹇驴不蹋丰丘尘”与“华山归卧云台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隐士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建隆天子与经济元臣的描写,展现了权力斗争的繁忙与紧张,而“床头鼾睡只容君”则讽刺了权力的孤独与空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