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洲行

· 张宪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为长泖东去无已时。泖湾之口有大橘,一树盘盘荫门楣,里邻呼为橘洲众所知。 洲之上,橘之下,矮屋六七间皆茅茨,孝子万生三世以来皆居之。 生衣无绫锦华,食无肉作糜。读书谈道,操履步步以古哲自砺,不肯苟为。 堂有老亲白发垂,必须甘旨备二膳,家贫不常得,十年客寄为人训其儿,所得金悉以为奉母资。 母病下痢,不能自洁,生即弃业归。取中裙,湔溲秽,手奉虎子,昼夜伺母,不使床席沾淋漓。 母有女,赘狼婿,不识孝义惟务利,日思剥取生家资。 甚至汤药之费亦来掊剋,生即与之无吝词。惟恐致斗伤母慈,使母不得瘥,以陷终天无穷悲。 卒能护持母病无恙,以终天年之寿期。噫吁嚱,橘洲之水清且漪,橘洲之橘硕且饴。 饮洲之水,食洲之橘,谁无父母思。嗟哉万生孝义今古稀,我诗直欲追韩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ǎo):湖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
  • 门楣:门框上端的横木。
  • 茅茨:茅草屋顶,也指茅屋。
  • 绫锦:泛指丝织品。
  • :粥。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二膳:指早晚两餐。
  • (jiān):洗。
  • (sōu):排泄。
  • 虎子:古代一种盛器,用于接尿。
  • (chài):病愈。
  • (yī):水波纹。
  • :甜。

翻译

太湖的水分为三支,其中一支流入长泖,向东流去,永无止境。泖湾的入口处有一棵大橘树,树枝盘绕,遮蔽着门楣,邻里都称这里为橘洲,众所周知。

橘洲上,橘树下,有六七间矮小的茅屋,孝子万生和他的三代祖先都居住在这里。

万生穿着没有绫锦的华丽衣服,吃的是没有肉的粥。他读书讲道,行为举止都以古代哲人为榜样,自我磨砺,从不苟且。

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万生必须为她准备美味的食物,但家中贫穷,不常有这些。十年来,他离家在外,为人训导孩子,所得的钱财全部用来供养母亲。

母亲生病下痢,不能自理,万生便放弃事业回家。他亲自洗涤母亲的脏衣物,手持虎子,日夜照料母亲,不让床席沾染污秽。

万生有一个姐姐,嫁给了贪婪的女婿,这人不识孝义,只图利益,天天想剥夺万生的家产。

甚至连母亲的汤药费也要来剥削,万生即使给了他,也毫无怨言。他只怕引起争执伤害母亲的慈爱,让母亲不能康复,陷入无尽的悲伤。

最终,万生成功照顾母亲,使她安然度过晚年。啊,橘洲的水清澈而有波纹,橘洲的橘树硕大而甜美。

喝橘洲的水,吃橘洲的橘,谁不会思念自己的父母呢?万生的孝义,古今罕见,我的诗直追韩愈的奇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孝子万生的感人故事,通过对他简朴生活、孝顺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诗中,橘洲的自然景观与万生的孝行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处,诗人对万生的孝义给予高度赞扬,表达了对这种美德的推崇和向往。

张宪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