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生歌
鸾刀夜割黑龙尾,碾作端溪苍玉砥。花镔铁面一尺方,紫雾红光上书几。
银丝双缠玉腰围,翡翠青斑绣紫衣。金星鸲眼不敢现,案上墨花皆倒飞。
景炎丞相魁龙榜,抚玩不殊珠在掌。背铭刻骨四十四。
血录至今犹可想。谢公古文今所师,西台一恸神血垂。
独持老瓦出门去,冬青树边书愤词。天翻地覆神鬼怒,九庙成灰陵骨露。
庐陵忠魄上骑箕,流落端生何所寓。抱遗老人生计拙,爱把文章写忠烈。
霜毫一夜电光飞,不必矮桑重铸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鸾刀: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刀。
- 黑龙尾:指黑色的砚石。
- 端溪:地名,以产砚石著名。
- 苍玉砥:比喻砚台。
- 花镔铁面:指砚台的表面。
- 紫雾红光:形容砚台上的墨色。
- 银丝双缠玉腰围:形容砚台的装饰。
- 翡翠青斑绣紫衣:比喻砚台的色彩和图案。
- 金星鸲眼:指砚台上的金星斑点。
- 墨花:墨汁溅出的花纹。
- 景炎丞相:指宋朝的文天祥。
- 魁龙榜:指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 背铭刻骨:指砚台背面的铭文深刻。
- 血录:指文天祥的抗元事迹。
- 谢公:指谢翱,南宋末年的文学家。
- 西台:地名,谢翱的隐居地。
- 老瓦:指砚台。
- 冬青树:常绿树,象征不屈不挠。
- 九庙:指皇家的宗庙。
- 庐陵忠魄:指文天祥。
- 骑箕:指星宿,比喻文天祥的精神永存。
- 抱遗老人:指作者自己。
- 霜毫:指毛笔。
- 矮桑:指砚台的材质。
翻译
夜晚用鸾刀割下黑色的砚石,将其碾制成端溪的苍玉砚台。砚台表面如花镔铁,一尺见方,紫雾红光映照在书桌上。砚台边缘银丝双缠,玉腰围,翡翠青斑绣成紫衣。砚台上的金星斑点不敢显现,案上的墨花纷纷倒飞。
景炎丞相文天祥是科举状元,他抚玩这砚台如同珍宝在手。砚台背面的铭文深刻入骨,至今仍可想见其血泪记录。谢公的古文为后人所师,他在西台一恸,神血垂落。独自持着老砚出门,在冬青树边书写愤慨之词。天地翻覆,神鬼愤怒,皇家的宗庙化为灰烬,陵墓中的骨暴露。
庐陵的忠魂骑箕星宿,流落的端砚何所寄托。抱遗的老人生活简朴,爱用文章表达忠烈之情。一夜之间,霜毫如电光飞舞,不需再用矮桑重铸铁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砚台的制作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忠烈文天祥的敬仰和对宋朝灭亡的哀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黑龙尾”、“苍玉砥”、“紫雾红光”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砚台的精美和历史价值。通过对砚台的抚玩和铭文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对文天祥忠烈精神的赞美和对宋朝灭亡的沉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