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虚侯行酒歌

· 张宪
长乐宫中女天子,盛设宾筵欢戚里。 百官侍坐莫敢违,诸吕諠阗笑声起。 御史中丞不纠仪,叔孙制作成虚礼。 朱虚奉敕起行觞,手提三尺昆吾钢。 田歌声振野鸡伏,颈血光寒汉道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虚侯:指汉朝的朱虚侯刘章,汉高祖刘邦的孙子。
  • 行酒歌:在宴会上边行酒边唱歌,以助兴。
  • 长乐宫:汉朝皇宫的一部分,位于长安。
  • 女天子:指汉朝的吕后,她曾一度掌握朝政大权。
  • 盛设宾筵:举办盛大的宴会。
  • 戚里:指皇亲国戚。
  • 諠阗:喧闹,声音大。
  • 御史中丞: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
  • 叔孙:指叔孙通,汉初的礼仪专家。
  • 昆吾钢:古代传说中的神剑,这里指刘章手中的剑。
  • 田歌:田野间的歌声。
  • 野鸡:这里可能指宴会上的娱乐活动,如斗鸡。
  • 颈血光寒:指刘章用剑斩杀吕氏家族成员的情景。

翻译

在长乐宫中,女天子吕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欢庆皇亲国戚。百官坐在宴席上,不敢有丝毫违逆,而吕氏家族的人却在宴会上大声喧哗,笑声四起。御史中丞没有纠正他们的失礼行为,叔孙通的礼仪制度也成了空谈。朱虚侯刘章奉命起身行酒,手中提着三尺长的昆吾钢剑。他的田歌声震动了整个宴会,使得野鸡都惊伏不动,他的剑光寒光闪过,斩杀了吕氏家族的人,汉朝的道统因此得以昌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初年吕后掌权时期的一次宫廷宴会,通过朱虚侯刘章的行动,展现了汉朝忠臣对吕氏家族的反抗。诗中,张宪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吕氏家族的喧闹与刘章的田歌相对比,突出了刘章的英勇和正义。同时,刘章手中的昆吾钢剑象征着他的决心和力量,而他的行动最终导致了汉朝道统的昌盛,体现了忠臣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赞美和对正义的追求。

张宪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