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行

去年旱毁才五六,今年家家食无粟。 高囷大廪闭不开,朝为骨肉暮成哭。 官虽差官遍里闾,贪廉异政致泽殊。 公家赈粟粟有数,安得尽及乡民居。 前日杀人南山下,昨日开仓山北舍。 捐躯弃命不复论,获者如囚走如赦。 豪家不仁诚可罪,民主稔恶何由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囷(qūn):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
  • 廪(lǐn):古代官方发放的粮食。
  • 赈(zhèn):救济。
  • 稔(rěn):积久,这里指长期。

翻译

去年只有五六成的庄稼被旱灾毁坏,今年家家户户却都吃不上粮食。高大的谷仓紧闭不开,早晨还是亲人,晚上就成了哭泣的对象。官府虽然派遣官员到各处,但贪官和清官的政绩导致救济的效果大不相同。公家发放的救济粮数量有限,怎能全部满足乡民的需求。前几天在南山下有人因饥饿而死,昨天在山北的家中开仓放粮。那些为了食物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不再被讨论,得到食物的人像囚犯一样被释放,逃跑的人却像被赦免。那些不仁慈的豪门确实有罪,但作为民众的主宰,长期的恶行又怎能悔改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旱灾后民众的悲惨生活,以及官府救济的不公和豪门的冷漠。诗中通过对比“高囷大廪闭不开”与“公家赈粟粟有数”,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官府的无力。同时,“豪家不仁诚可罪,民主稔恶何由悔”一句,深刻批判了统治者的长期恶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和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

揭傒斯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