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观至能赴广西宪司经历
蓟门官柳遍鸣禽,马上离人酒强斟。
久以才名称阙下,忽持风采照江津。
三湘晓雨开衡岳,百粤春深接桂林。
何逊到官劳赋咏,谢安携客喜登临。
吏人静往山城僻,部使閒过幕府深。
溪里药苗寒自绿,道傍榕树昼多阴。
蛮夷比岁频骚动,岩壑何人更讨寻。
明日孤帆逐君发,长沙南望最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门:指元大都的城门。
- 官柳:官方种植的柳树。
- 鸣禽:鸣叫的鸟类。
- 离人:离别的人。
- 才名:才华和名声。
- 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
- 风采:风度和神采。
- 江津:江边的渡口。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
- 衡岳:衡山,五岳之一。
- 百粤:指广东、广西一带。
- 桂林:广西的一个地级市。
- 何逊:南朝梁的文学家,此处可能指观至能。
- 到官:到任。
- 赋咏:作诗吟咏。
- 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此处可能指观至能。
- 携客:带着客人。
- 登临:登高远望。
- 吏人:官吏。
- 部使:中央派出的使者。
- 幕府:将军的府邸。
- 榕树:一种常绿大乔木,常见于南方。
- 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骚动:动乱。
- 岩壑:山岩和深谷。
- 讨寻:探索。
- 孤帆:孤单的帆船。
- 长沙:湖南的省会城市。
翻译
蓟门的官柳下,鸟儿鸣叫,马背上的离别之人勉强饮酒。长久以来以才华和名声在京城闻名,忽然间以风度和神采照耀江边的渡口。三湘的早晨雨后,衡山清晰可见,百粤的春天深了,与桂林相接。何逊到任后,勤于作诗吟咏,谢安带着客人喜欢登高远望。官吏静静地前往偏远的山城,中央派出的使者在将军的府邸闲逛。溪里的药草在寒冷中自然绿意盎然,道路旁的榕树在白天提供许多阴凉。南方的少数民族近年频繁动乱,山岩和深谷中何人再去探索。明天你将独自乘船出发,从长沙南望,最是让人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傅若金送别观至能赴广西宪司经历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蓟门官柳、鸣禽、离人饮酒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人赞美了观至能的才华和风采,并想象他在广西的新环境中的生活。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之情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