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次可行韵二首其二

薄宦苦营营。半世长亭复短亭。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农父无才却有情。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话到盆空月满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宦(bó huàn):指官职低微,俸禄微薄。
  • 营营(yíng yíng):形容忙碌奔波的样子。
  • 长亭复短亭:指旅途中的亭子,这里比喻人生的旅途。
  • 结茅(jié máo):搭建茅屋,指隐居。
  • 叠嶂(dié zhàng):重叠的山峰。
  • 云屏(yún píng):云雾缭绕的山峰,比喻隐居之地。
  • 朝暮阴晴:指一天之中天气的变化。
  • 瓦盆(wǎ pén):用瓦制成的盆,常用于盛放食物或酒水。
  • 农父(nóng fù):农夫,农民。
  • 知时(zhī shí):知道时机,适时。
  • 盆空(pén kōng):指酒盆空了,表示酒已喝完。
  • 月满庭(yuè mǎn tíng):月亮照满了庭院,形容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翻译

在微薄的官职上忙碌奔波,半生都在旅途中的长亭与短亭间度过。有一天,我决定在重叠的山峰间搭建茅屋,隐居起来,四周云雾缭绕。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天气总是变幻莫测,山色青翠多变。

我用瓦盆盛着浊酒,与朴实的农夫共饮。虽然他们没有高深的学问,却有着淳朴的情感。一场及时的好雨预示着我的到来,带来了安宁。我们聊到酒盆空了,月亮已经照满了庭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薄宦苦营营”与“一旦结茅当叠嶂”,突显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渴望。诗中“朝暮阴晴几样青”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美景,而“浊酒瓦盆盛”与“农父无才却有情”则展现了与农夫的深厚情谊。最后,“话到盆空月满庭”以宁静的月夜结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满足。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