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目断虞渊日,心伤魏阙秋。 霍光元在汉,周勃固安刘。 庙社多佳气,公卿足远猷。 宸居终不改,羁旅莫深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渊(yú yuān):古代神话中的日落之地。
  • 魏阙(wèi què):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常用以指代朝廷或国家。
  • 霍光(huò guāng):西汉时期的名臣,曾辅佐汉昭帝和汉宣帝。
  • 周勃(zhōu bó):西汉初年的将领,曾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
  • 庙社:指宗庙和社稷,代表国家政权。
  •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
  • 远猷(yuǎn yóu):远大的谋略。
  • 宸居(chén jū):帝王的居所,指代国家政权。
  • 羁旅(jī lǚ):旅居在外,指流离失所。

翻译

目光所及,是神话中日落的虞渊,心中感伤,是那象征国家的魏阙之秋。 霍光这样的忠臣始终在汉朝,周勃这样的将领稳固了刘氏的江山。 国家的庙宇社稷充满着吉祥之气,朝中的公卿们足智多谋,远见卓识。 帝王的居所始终不变,代表着国家的稳定,旅居在外的人啊,不必过于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虞渊、魏阙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臣良将的赞颂。诗中“霍光元在汉,周勃固安刘”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肯定,也寄寓了对当时国家安定的期望。末句“宸居终不改,羁旅莫深忧”则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稳定的信心,以及对流离失所者的安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远见卓识。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