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秋夜长

· 张昱
云中鸿雁过,门前朔风起。梧桐叶落金井头,月照乌啼天似水。 谁家机上织回文,夜听啼乌如不闻。明朝为遣安西使,细意缄题持赠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传递书信的人。
  • 朔风:北风,寒冷的风。
  • 梧桐:一种树,叶大,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这里可能指井边的装饰。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回文:一种诗文形式,正读反读都能成文,这里可能指织物上的图案。
  • 啼乌:乌鸦的叫声。
  • 安西使:古代指派往西域的使者。
  • 缄题:封口并题字,指封装书信。

翻译

云中大雁飞过,门前北风骤起。梧桐叶落在装饰华丽的井边,月光下乌鸦啼叫,天空清澈如水。 不知哪家织机上织着回文图案,夜听乌鸦啼叫如同未闻。明日将派遣前往西域的使者,细心封装书信,持赠给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鸿雁、朔风、梧桐叶、月光和乌鸦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中“回文”一词可能暗指思念之情,而“安西使”和“缄题持赠君”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即将传递书信的期待。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情和秋夜的感慨。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