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 名姓也曾镌石柱,诗篇未得上屏风。 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舍人: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拙诗:谦辞,指自己的诗作。
  • 三品散班:指三品官员的散官班次。
  • 资历:指个人的经历和资格。
  • 镌石柱:在石柱上刻字,指有名望。
  • 屏风:古代用来遮挡或装饰的家具,常用来展示书画。
  • 甘陵旧党:指刘禹锡曾经参与的政治集团。
  • 魏阙:指朝廷。
  • 礼数崇:指受到的礼遇和尊重。
  • 五湖:泛指江湖。
  • 钓鱼翁:指隐居钓鱼的老者,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虽然我曾陪伴在三品官员的散官班中,但我的资历和经历与他们大不相同。我的名字也曾被刻在石柱上,但我的诗篇却未能登上屏风展示。曾经与我一同的甘陵旧党已经凋零殆尽,而我在朝廷中却受到了新的礼遇和尊重。如果江湖之中有伴,我或许还能成为一个悠闲的钓鱼老者。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白居易的回诗,表达了自己虽然曾有官职,但与真正的权贵有所不同,自己的名声和作品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政治集团的怀念以及对新环境中的礼遇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江湖中找到知音,过上悠闲的钓鱼生活。整首诗情感复杂,既自嘲又自傲,既怀旧又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