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习:佛教指前世的修习。
- 慧根:佛教语,五根之一。慧能生道,故名慧根。
- 多闻:知识广博。
- 三乘:佛教语,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 檀越:梵语音译,施主。
翻译
前世修来的习性获得了慧根,知识广博第一却又忘却言语。自从七祖传承心印法门,不依靠三乘进入简易的法门。向东泛舟在沧江上寻找古迹,向西回到紫阁山脱离尘世的喧闹。河南的白尹是大施主,喜欢一起相对翻读真经。
赏析
这首诗围绕宗密上人展开,写出了他的修行境界和经历。首联强调其具有慧根和博学却寡言。颔联说明他传承心印的独特修行方式。颈联描述他的活动范围和对尘世喧闹的远离。尾联则提及他与白尹的交往以及对真经的钻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既表现了对宗密上人的称赞,也营造出佛教的一种超脱氛围。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 —— [ 唐 ] 刘禹锡
- 《 送春曲三首 》 —— [ 唐 ] 刘禹锡
- 《 阳山庙观赛神 》 —— [ 唐 ] 刘禹锡
- 《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闻予已承讣书寝门长恸后日有使者两辈持书并诗计其日时已是卧疾手笔盈幅翰墨尚新律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庶闻焉焚之穗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 》 —— [ 唐 ] 刘禹锡
- 《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 》 —— [ 唐 ] 刘禹锡
- 《 寄杨八拾遗 》 —— [ 唐 ] 刘禹锡
- 《 听轧筝 》 —— [ 唐 ] 刘禹锡
- 《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