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习:佛教指前世的修习。
  • 慧根:佛教语,五根之一。慧能生道,故名慧根。
  • 多闻:知识广博。
  • 三乘:佛教语,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 檀越:梵语音译,施主。

翻译

前世修来的习性获得了慧根,知识广博第一却又忘却言语。自从七祖传承心印法门,不依靠三乘进入简易的法门。向东泛舟在沧江上寻找古迹,向西回到紫阁山脱离尘世的喧闹。河南的白尹是大施主,喜欢一起相对翻读真经。

赏析

这首诗围绕宗密上人展开,写出了他的修行境界和经历。首联强调其具有慧根和博学却寡言。颔联说明他传承心印的独特修行方式。颈联描述他的活动范围和对尘世喧闹的远离。尾联则提及他与白尹的交往以及对真经的钻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既表现了对宗密上人的称赞,也营造出佛教的一种超脱氛围。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