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虢州与之旧姻

避地江湖知几春,今来本郡拥朱轮。 阮郎无复里中旧,杨仆却为关外人。 各系一官难命驾,每怀前好易沾巾。 玉城山里多灵药,摆落功名且养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避地:指因避乱而寄居他乡。
  • 朱轮:古代高官所乘的车,用朱红漆轮,故称。
  • 阮郎:指阮籍,此处借指杨虢州。
  • 里中:乡里。
  • 杨仆:指杨虢州,此处借用“仆”字表示其身份。
  • 关外: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 命驾:命令御者驾驶车马。
  • 前好:以往的友情。
  • 沾巾:泪湿手巾,形容哭泣。
  • 玉城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虚构或特定地区的山名。
  • 灵药:神奇的药物,多指道家炼制的丹药。
  • 摆落:摆脱,抛开。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养神:保养精神。

翻译

自从避乱寄居江湖,不知已过了多少春秋,如今我回到了本郡,乘坐着朱红的车轮。 阮郎啊,你已不再是乡里的旧友,杨仆啊,你却成了关外的游子。 我们各自担任一官半职,难以轻易相聚,每每怀念过去的友情,总是泪湿手巾。 玉城山里藏有神奇的灵药,让我们抛开功名,去那里保养精神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避地江湖”与“今来本郡”形成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转与变迁。通过“阮郎”与“杨仆”的比喻,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旧友的境遇变化。末句“摆落功名且养神”则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