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

· 齐己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薪尽:柴火烧完了。
  • 空然:空荡荡的样子。
  • 万象:世间万物。
  • 觅句:寻找诗句,指作诗。
  • 安禅:安心禅修。
  • 山门:寺庙的入口。
  • 水国:水乡,多指江南地区。
  • 光凝:光芒凝聚。
  • 夕照:夕阳的余晖。
  • 荀家兄弟:指荀氏家族的兄弟,荀氏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家族。
  • 八龙: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头角:比喻才华或地位的突出。

翻译

柴火烧完了,屋内空荡荡的,但世间万物依旧在眼前,何妨它们的存在。 有时兴致来了,还会寻找诗句,但已经没有心思去作诗,便安心禅修。 山门在秋风中显得孤独,水乡的光芒在夕阳下凝聚。 我想问问荀家的兄弟们,在这群才华横溢的人中,谁更胜一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禅修生活,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淡泊情怀。诗中“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接纳。后文通过对山门、水国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的“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则巧妙地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才华与地位的淡然看法。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