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 (yǎn):仰卧,此处指松树倒下。
- 凌云:高耸入云。
- 永劫:极长的时间,永恒。
- 凋变:凋零变化。
- 镌辞:刻写文字。
- 刻印:雕刻印章,此处指留下印记。
- 荆山:山名,位于今湖北省西部。
- 藓封:被苔藓覆盖。
- 顽滞:顽固不化,停滞不前。
- 岚烟:山中的雾气。
翻译
松树的根盘绕在翠绿的崖壁前,倒下的树干却化作坚硬的石头,高耸入云。 它曾经结出的精华如今永恒不变,不随岁月的流逝而凋零已过千年。 遇到贤人必定会被刻上文字以示纪念,遇到圣人终将被雕刻成印章流传后世。 岂能像荆山那些被开凿后留下的石头,被苔藓覆盖,顽固不化地躺在山间的雾气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松树化为石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精神的赞美。诗中,“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描绘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化石后的坚硬,而“乍结精华齐永劫,不随凋变已千年”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永恒。后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松石的珍贵和那些被遗忘的石头的不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