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心寄华亭一双鹤,曰陪高步绕池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乞身章: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奏章。
  • 摆落:摆脱,离开。
  • 襄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镇洛阳:指镇守洛阳,洛阳为唐代东都。
  • 万乘:古代称天子之车,这里指皇帝。
  •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指皇帝的仪仗。
  • 八方风雨: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或挑战。
  •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
  • 黄公略:人名,可能是指黄石公,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 书殿:指皇宫中的藏书之所。
  • 翠凤翔:比喻在皇宫中任职,翠凤指皇宫。
  • 华亭:地名,今上海市松江区,这里指刘禹锡的故乡。
  • 一双鹤:比喻高洁的情操或志向。
  • :说,这里指刘禹锡自己。
  • 高步:高雅的步履,这里指高雅的行为或活动。

翻译

功成名就后频繁上书请求退休,我离开了襄阳镇守洛阳。 皇帝的旌旗分给我一半,四面八方的风雨都汇聚在中央。 我现在持有调兵遣将的兵符,曾经在皇宫的藏书之所随翠凤飞翔。 我把心寄托在故乡华亭的一对鹤上,每天陪伴着高雅的步履绕着池塘散步。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功成名就后,表达自己退休愿望的作品。诗中,“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等句,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华亭一双鹤”和“曰陪高步绕池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