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答谢,这里指以诗回赠。
  • 元九侍御:指元稹,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朋友。
  • 璧竹鞭:一种珍贵的竹制马鞭。
  • 碧玉:形容竹子的颜色和质地。
  • 孤根:单独的根,指竹子生长的地方。
  • 美人:这里指元稹。
  • 双金:比喻非常珍贵。
  • 郢客:指元稹,因其曾任郢州刺史。
  • 缄封:封口,这里指元稹寄来的包裹。
  • 巴山:山名,在今四川省,这里泛指元稹所在的地方。
  • 冰雪深:形容气候寒冷。
  • 多节:指竹子多节,也比喻人的品格坚贞。
  • 端直性:正直的性格。
  • 岁寒心:比喻在困难时期仍保持坚贞不屈的心。
  • 策马:骑马。
  • 同归去:一起回去。
  • 关树:关隘旁的树木。
  •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 敲镫吟:敲打马镫,吟诗。

翻译

碧玉般的竹子孤独地生长在林中,美人(元稹)赠我这双金般珍贵的璧竹鞭。 刚打开郢客(元稹)封好的包裹,便想象到巴山那里冰雪的深寒。 这竹鞭多节,本就象征着端直的性格,露出的青色仍显岁寒之心。 何时我们能骑马一同归去,在关隘旁的茂盛树木下,敲打着马镫吟诗。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元稹赠予的璧竹鞭的答谢之作。诗中,刘禹锡通过对竹鞭的赞美,表达了对元稹深厚友情的感激。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竹鞭的珍贵和元稹的慷慨,中间两句通过对竹鞭的描述,隐喻了元稹的品格和两人的友情坚贞不渝。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元稹共游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刘禹锡诗歌中的佳作。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