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乐天感秋凉见寄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声。 槿衰犹强笑,莲迥却多情。 檐燕归心动,韝鹰俊气生。 闲人占闲景,酒熟且同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酬答。
  • 槿(jǐn):木槿,一种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暮落。
  • (jiǒng):远,这里指莲花的姿态显得遥远而多情。
  • 韝鹰(gōu yīng):韝,古代射箭时戴在臂上的皮制护袖。这里指戴着韝的鹰,形容鹰的英俊。

翻译

傍晚时分,庭院刚刚分辨出颜色,林中秋天微微传来声响。 木槿虽然衰败,仍勉强展现出笑容,莲花姿态遥远,却显得多情。 屋檐下的燕子归巢时心有所动,戴着韝的鹰显得英俊气生。 闲人占据这宁静的景色,酒已熟,我们且一同倾杯共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庭院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微妙变化。诗中“槿衰犹强笑,莲迥却多情”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植物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后两句则通过动物的动态,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