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

知逐征南冠楚材,远劳书信到阳台。 明朝若上君山上,一道巴江自此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南冠楚材:指杨八副使,他即将前往湖南(古称楚地)担任征南的官职。
  • 阳台:指刘禹锡的居所。
  • 君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
  • 巴江:指长江,因其流经巴蜀地区,故有此称。

翻译

我知道你即将作为征南的官员前往楚地,远道而来,书信送到了我的阳台。 明天如果你登上君山,就会看到一道巴江从此处流过。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杨八副使的回应,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祝福。诗中“征南冠楚材”一句,既点明了杨八副使的官职和去向,也隐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君山和巴江的景象,寄托了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