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种鸟类,常在春天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年去年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 春寒:春天的寒冷。
  • 烟暝:烟雾朦胧的黄昏。
  • 渡潇湘:渡过潇水和湘水,这里指燕子飞越湖南的河流。
  • 绿岸:绿色的河岸。
  •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雨季,此时梅花盛开。
  • 红楼:红色的楼房,常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 拣杏梁:选择杏树的枝条作为筑巢的地方。
  • 闲几砚中:指在书房中,砚台旁边。
  • 窥水浅:观察水面的浅深。
  • 落花径:落满花瓣的小径。
  • 得泥香:泥土的香气。
  • 千言万语:形容有很多话要说。
  • 无人会:没有人理解。
  • 流莺:流动的黄莺,指黄莺飞翔的样子。
  • 短墙:矮墙。

翻译

燕子年复一年地忙碌飞翔,春天虽寒,却在烟雾朦胧的黄昏飞越潇湘。 它们低飞在绿岸上,伴随着梅雨,纷乱地飞入红楼,选择杏树的枝条筑巢。 在书房中,我偶尔观察砚台旁的水面浅深,走在落满花瓣的小径上,闻到泥土的香气。 我有千言万语,却无人能理解,只能随着流动的黄莺飞过矮墙。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燕子的忙碌飞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春寒、烟暝、梅雨等自然景象则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诗人通过对燕子行为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两句“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解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