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河中杨少尹

· 贾岛
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 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 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咎曩时(jiù nǎng shí):责怪过去的时光。
  • 投刺(tóu cì):投递名帖,指拜访。
  • 诣门(yì mén):到门前,指拜访。
  • 怅望(chàng wàng):惆怅地望着。
  • 参差(cēn cī):不齐,这里指时间或距离上的不一致。
  • 禹留疏凿迹:指大禹留下的治水痕迹。
  • 舜在寂寥祠:指舜帝的祠庙显得寂寥无人。
  • 杳难共(yǎo nán gòng):遥远难以共同到达。
  • 回风(huí fēng):回旋的风。

翻译

不仅责怪过去的时光,我拜访你的家门时也迟到了。 惆怅地望着秋天的三个月后,我们相隔万里的约定参差不齐。 大禹留下的治水痕迹依旧,而舜帝的祠庙却显得寂寥无人。 这次到访的地方遥远难以共同到达,回旋的风随我所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责怪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咎曩时”和“投刺诣门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未能及时拜访友人的遗憾。后两句通过“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以大禹和舜帝的典故,以及“杳难共,回风逐所思”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贾岛诗歌的典型风格。

贾岛

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

贾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