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庭梅寄人

蚤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花:早开的花。蚤,通“早”,zǎo
  • 犯寒:冒着寒冷。
  • 繁实:繁多的果实。
  • 上春:初春。
  • 坐令:致使。
  • 芳意阑:花意衰败。阑,衰落,lán
  • 夭桃:艳丽的桃花。夭,形容草木茂盛,yāo
  • 游妓:游玩的歌妓。
  • 调金鼎:指烹饪,这里比喻治理国家。金鼎,古代烹饪的器具,象征国家政权。
  • 正味:纯正的味道。

翻译

早开的花总是冒着寒冷绽放,繁多的果实往往带着苦酸。 为何在这初春的日子里,却让那芬芳的意趣衰败。 艳丽的桃花定会嘲笑,游玩的歌妓怎肯回头再看。 你若问我如何调理金鼎(治理国家),方知真正的味道难以捉摸。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早春梅花的描绘,隐喻了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情感。诗中“蚤花常犯寒”和“繁实常苦酸”反映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艰辛与不易。后四句则通过桃花和游妓的对比,以及对“调金鼎”(治理国家)的探讨,表达了对于真正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难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深刻与哲理。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