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注释
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晋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九霄:中国的一种传统说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秋澄:谓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晶英:耀人的光芒。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
玉京:原指天外仙境,这里指月亮。
序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中秋夜月的美景,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毫无尘俗气息。
赏析
这首诗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
首联二句紧扣中秋月,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个尘世。所谓今夜月,即点名题目中的八月十五日夜月;第二句将中秋月的朗照天下,辉映寰宇的境界展现而出,手法形象。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中秋月的皓洁明丽。颔联两句点出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一派开阔之象。颈联中的“让”字可谓神来之笔,点出明月的光彩远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让。这四句虽是写月,却不正面提中秋月,而全是烘云托月的写法,却同样见出中秋月的晶莹光耀,显得格外巧妙。
尾联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这般闲适从容。“玉京”在这里代指明月。
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虽是咏月这种诗人们常常歌咏的主题,但此诗之咏却别有妙处,写得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颇得前人的称赏好评。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学阮公体三首 其三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 —— [ 唐 ] 刘禹锡
- 《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 —— [ 唐 ] 刘禹锡
- 《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 —— [ 唐 ] 刘禹锡
- 《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 —— [ 唐 ] 刘禹锡
- 《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 —— [ 唐 ] 刘禹锡
- 《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枯之义今年将六十犹粗强健因亲故劝酒率然成篇并见寄之作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