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赋

邈不语兮临风,境自外兮感从中。晦明转续兮,八极鸿蒙。上下交气兮,群生异容。发孤照于寸眸,骛遐情乎太空。物乘化兮多象,人遇时兮不同。 嗟乎!有目者必骋望以尽意,当望者必缘情而感时。有待者瞿瞿,忘怀者熙熙。虑深者瞠然若丧,乐极者冲然无违。外徙倚其如一,中纠纷兮若斯。 望如何其?望最乐。希庆霄兮溯阿阁。如云兮天颜咫尺,如草兮臣心踊跃。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龙兮蠖略。日转黄道,天开碧落。凝瑞景于庭树,掬非烟于殿幕。 望如何其?望且欢!登灞岸兮见长安。纷扰扰兮红尘合,郁葱葱兮佳气盘。池象汉兮昭回,城依斗兮阑干。避禦史之骢马,逐幸臣之金丸。 望如何其?望攸好。宗万灵兮越四隩。汉帝仙台兮,秦皇海峤。霓裳踊于河上,马迹穷乎越徼。紫气度关而斐,神光属天而照耀。完眷眷以驰情,耸专专而观妙。 望如何其?望有形。视蠢蠢兮穷冥冥。楚塞氛恶兮,萧关燧明。晕笼孤月兮,角奋长庚。沙多似雪,碛有疑城。烟云非女子之气,草木尽王者之兵。审曳柴之虚警,破来骑之先声。信有得于风鸟,示无言于旆旌。 望如何其?望且慕。恩意隔兮年光度。雕辇已辞兮,金屋何处。长信草生兮,长门日暮。徯翠华之傥来,仰玄天以自诉。况复湘水无还,漳河空注。泪染枝叶,香馀纨素。风萧萧兮北渚波,烟漠漠兮西陵树。夫不归兮江上石,子可见兮秦原墓。拍琴翻朔塞之音,挟瑟指邯郸之路。 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春之气兮悦万族,独含嚬兮子里目。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羡环拱于白榆,借驰晖于落棠。谅冲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岂止苏武在胡,管宁浮海。送飞鸿之灭没,附阴火之光彩。鹤颈长引,乌头未改。恨已极兮平原空,起何时兮东山在。 永望如何,伤怀孔多。降将有依风之感,宫人成亿月之歌。歌曰: 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 不作谓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邈不语兮临风: 邈远而不言语,面对着清风。
  • 八极鸿蒙: 指天地四方的广大无垠。
  • 蹙蹙兮: 瞪大眼睛的样子。
  • 熙熙: 忘记忧虑,心情愉快。
  • 騑騑: 快速奔跑的样子。
  • 紫气度关: 紫色祥云穿过关隘。
  • 騄駬: 传说中的骏马名,此处象征皇帝的车驾。
  • 环玦: 圆环形状的玉佩,象征朝廷或帝位。
  • 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 暗指仕途受阻,无法接近朝廷。

翻译

在遥远的风中默默无声,感受外界的变迁内心却自有感触。光明与黑暗交替,天地之间广阔无垠。气息上下交融,万物形态各异。从微小的眼睛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思绪飘向广阔的太空。世间万物顺应变化,人们遭遇际遇也各不相同。

啊!有眼睛的人必定会尽力远望以抒发情感,而正在眺望的人则会随感情起伏而感应时光。期待未来的人焦虑不安,忘却忧虑的人则悠然自得。深思的人仿佛失去方向,快乐至极的人则无拘无束。在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纷繁复杂。

眺望是多么奇妙!在那云端之上寻找仙境,仿佛离天颜近在咫尺,臣子的心意激动不已。华丽的羽扇和繁盛的旗帜如同龙腾虎跃,太阳在黄道上移动,天空碧蓝如洗。美景映照在庭院树木上,虚幻的烟霞在宫殿中缭绕。

眺望又是多么欢乐!站在灞桥边遥望长安,红尘喧嚣,佳气弥漫。宫殿像银河般璀璨,城墙依北斗而建。避开御史的快马,追逐宠臣的金弹。

眺望更是深情。崇敬万灵,跨越四海。汉帝的仙台,秦皇的海岛,仙女的舞蹈在河上,马蹄印迹深入越地。紫色祥云穿越关隘,神光照亮天空。眷恋之情绵延不断,专注地欣赏奇妙景象。

眺望是如此深沉!看着昏暗不明的远方,心中充满哀伤。过去的荣华已逝,如今身处冷落之地。期盼皇恩能再度降临,只能仰望天空倾诉。湘水不再回流,漳河水空流,唯有眼泪和记忆留在枝叶间。

眺望又充满思念。岁月流逝,情感深重。曾经的雕车已不再,金屋何在?长信宫草木丛生,长门宫夕阳西下。期待着皇帝的偶然来访,独自对着苍天诉说衷肠。感叹自己如同江上的石头,孤独而无望。

不只是苏武在胡地,管宁漂泊海外。遥想飞鸿消失在天际,追寻阴火的神秘光芒。鹤颈长伸,乌鸦的忠诚不变。遗憾已极,何时才能重返东山。

永恒的眺望,满载悲伤。降将们有依风而感,宫女们唱出千万年的哀歌。歌中唱道:

  • 张衡长久地侧身思考,王粲登上高楼常常回头。
  • 不愿做海滨垂钓的隐士,也不愿成为洛阳尘土的朋友。

赏析

刘禹锡的《望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交织的诗篇,通过描绘不同角度的眺望,展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追求与失落。诗人巧妙运用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对理想、命运与历史的深深感慨。诗中的“永望如何,伤怀孔多”一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以及对永恒理想的追求。同时,通过引用张衡和王粲的典故,表达了对才子们的共鸣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