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浑大夫赴丰州

凤衔新诏降恩华,又见旌旗出浑家。 故吏来辞辛属国,精兵愿逐李轻车。 毡裘君长迎风驭,锦带酋豪踏雪衙。 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衔新诏:指皇帝颁发的诏书,比喻诏书如凤凰衔来。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也泛指旗帜。
  • 浑家:指浑氏家族。
  • 故吏:旧时的下属。
  • 辛属国:指辛氏家族,可能是一个官宦家族。
  • 精兵:训练有素的士兵。
  • 李轻车:指李广,因其善于骑射,故称“轻车”。
  • 毡裘:指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
  • 君长:部落的首领。
  • 迎风驭:驾驭风,形容骑马奔驰。
  • 锦带:华美的腰带。
  • 酋豪:部落中的豪强。
  • 踏雪衙:在雪地上行走,衙指官府。
  • 其奈:无奈。
  • 明年好春日:明年的美好春天。
  • 牡丹花:中国传统的名花,象征富贵和美丽。

翻译

皇帝的新诏书如凤凰衔来,赐予了恩泽与荣耀,又见浑家的旌旗高高飘扬。 旧时的下属来向辛氏家族告别,精锐的士兵愿意追随李广般的英雄。 穿着毡裘的部落首领迎风骑马,腰系锦带的豪强在雪地上行走。 无奈明年的美好春天,将无人唤我观赏那牡丹花的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送别浑大夫赴丰州的作品,通过描绘浑大夫出征的盛况和未来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凤衔新诏”、“旌旗出浑家”等,展现了浑大夫的荣耀与使命。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即将到来的春天与无人共赏牡丹的寂寞,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