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集二首

· 郑谷
殷璠裁鉴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 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殷璠(yīn fán):唐代文学家,曾编选《英灵集》。
  • 裁鉴:评定,鉴赏。
  • 英灵集:殷璠所编选的诗集,收录唐代诗人的作品。
  • 颇觉:颇,很;觉,感觉。颇觉即感觉很。
  • 同才:指与殷璠有相同才华或见解的人。
  • 得旨深:旨,意义;深,深刻。得旨深即理解意义深刻。
  • 高仲武:唐代文学批评家,著有《中兴间气集》。
  • 品题:评价,评定。
  • 间气:指文学作品中的气韵或风格。
  • 未公心:未,不;公心,公正之心。未公心即不公正。

翻译

殷璠编选《英灵集》,我深感与他才华相当的人能深刻理解其意义。为何后来高仲武在评价《中兴间气集》时,却显得不够公正呢?

赏析

这首诗是郑谷对殷璠和高仲武两位文学批评家的评价。诗中,郑谷对殷璠的《英灵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殷璠的才华和见解深刻,能够准确评定诗人的作品。而对于高仲武,郑谷则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在评价《中兴间气集》时缺乏公正之心。这反映了郑谷对文学批评应持公正态度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殷璠的敬仰和对高仲武的不满。通过对比两位批评家的作品,郑谷强调了文学批评的公正性和深刻理解作品的重要性。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