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光:夜光。
- 重檐:两层屋檐。
- 玉花:洁白如玉的灯花。
- 金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即漏壶。
- 晓筹:拂晓的时刻。
- 青琐殿:装饰精美的宫殿。
- 结绮楼:南朝陈后主所建的楼阁。
- 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
翻译
无数屋瓦闪耀着夜间的光芒,天快亮了,双重的屋檐上傍晚的雾气已经消散。玉花般的灯花停在夜里的烛火上,金壶显示着拂晓的时刻。阳光照耀着精美的青琐殿,霞光映照在华丽的结绮楼上。一道道大门应该开启道路,记名于门籍引领着王侯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早朝时的景象和氛围。诗的开头通过“宵光曙”“夕雾收”表现出夜尽昼来的变化,接着描写了灯花、金壶计时等细节,展示出了时间的推移。而“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进一步渲染出宫廷建筑在阳光和霞光中的辉煌景象。最后描述重门开启,迎来王侯,传达出宫廷的庄重和威严。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开阔,生动地展现了宫廷早朝时的庄严气象。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