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
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
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朗月:明亮的月亮。
- 帘影:窗帘的影子。
- 含叹:内心叹息。
- 四坐:四周的人。
- 游旅:旅行的人。
- 杳(yǎo):深远,不见踪影。
- 沧溟:大海。
- 傥(tǎng):倘若,如果。
- 涸(hé):干涸,枯竭。
- 妾:古代女子自称。
- 乾(gān):干燥。
- 无定云:飘忽不定的云。
- 逐:追随。
- 边塞:边疆的关塞。
- 委:落,降。
- 良洗多:多次清洗。
- 荡:清洗,涤荡。
翻译
明亮的月亮高悬天空,楼中的窗帘映着寒光。 一位妇人独自叹息,四周的人谁又能感到欢乐? 时节不断变迁,旅行的人远去不见归来。 如果大海未曾干涸,我的泪水终将不会停止。 你若像那飘忽不定的云,我则如不动的山岳。 云飘出山容易,山追随云去却难。 愿成为边塞的尘埃,随风落在你的颜面。 你的颜面多次清洗,涤荡我如浊水般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人在月光下孤独叹息的情景,表达了她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忧愁。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朗月”与“帘影寒”,“无定云”与“不动山”,突出了妇人的孤独和无奈。末句以“边塞尘”和“浊水间”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妇人愿为爱情牺牲一切的决心,以及她内心的纯洁与坚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