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书来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淫祀(yín sì):过多的祭祀,指迷信活动。
  • 青鬼:指迷信中祭祀的鬼神。
  • 居人:居民。
  • 白头:指年老。
  • 朝宗: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 宗水:指流经朝拜圣地的河流。

翻译

你写信来询问这里的民俗,这里与炎热的南方接壤。 迷信的祭祀活动繁多,祭祀着各种青色的鬼神,这里的居民很少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旅途中的思绪往往在夜晚最为浓厚,对家乡的思念不仅仅限于秋天。 我常常羡慕那些朝拜圣地的人们,他们门前的河水日夜不息地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南中地区的民俗风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诗中“淫祀多青鬼”一句,既描绘了当地迷信的风俗,又隐含了对这种风俗的批判。而“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则深刻表达了旅人在夜晚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并不局限于某个季节的深切感受。最后两句以羡慕朝宗水为结,寄托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旅途的无奈。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