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晞(xī):晒干。
- 雉(zhì):野鸡。
- 雊(gòu):野鸡叫。
- 百舌:鸟名,即乌鸫,因其鸣声多变,故称百舌。
- 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翻译
初夏时节,绿水边的风开始变得温暖,青翠的树林中露水早早被阳光晒干。麦田里,野鸡在清晨鸣叫,桑树丛中,人们在傍晚时分归家。百舌鸟在花儿凋谢时发出悲伤的鸣叫,它们在广阔的原野上来回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诗中,“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传达了初夏的温暖气息和清晨的宁静。“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则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日常景象。最后两句“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通过百舌鸟的哀鸣,隐喻了花开花落、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 》 —— [ 唐 ] 刘禹锡
- 《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因成口号见寄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令狐相公春早朝回盐铁使院中作 》 —— [ 唐 ] 刘禹锡
- 《 送春曲三首 》 —— [ 唐 ] 刘禹锡
- 《 汉寿城春望 》 —— [ 唐 ] 刘禹锡
- 《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 》 —— [ 唐 ] 刘禹锡
- 《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 —— [ 唐 ] 刘禹锡
- 《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命宣慰释兵归降凯旋之辰率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