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如枯折,僧闲见笋生。
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
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
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
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
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
避暑须临坐,逃眠必绕行。
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错错:交错的样子。
- 禅庭:禅宗的庭院。
- 乾:此处指干燥。
- 雀静:指鸟儿安静。
- 洒落:自然不拘束。
- 负气:带着气节。
- 孤贞:孤独而坚定。
- 密谢:紧密而有序。
- 编栏:编织的栏杆。
- 齐由:整齐的样子。
- 灌溉平:指灌溉使土地平坦。
- 柳态:柳树的姿态。
- 映带:映衬。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画楹:彩绘的柱子。
- 虫鸟默时声:虫鸟在沉默时的声音。
- 沧洲:水边的陆地,常用来指隐居的地方。
- 寒连:寒冷相连。
- 暮角城:傍晚时吹响号角的城市。
- 幽根:深藏的根。
- 狂乱迸:疯狂地迸发。
- 劲叶:有力的叶子。
- 动相撑:动态中相互支撑。
- 临坐:坐下。
- 绕行:绕着走。
- 仙手咏:神仙般的诗人吟咏。
- 俗眼:普通人的眼光。
翻译
交错的景象在禅宗庭院中,高大的竹子与其名相称。 秋雨增添了它们的响声,干燥的夜风使它们更加清新。 鸟儿安静得像枯萎的枝条,僧人闲适地看着竹笋生长。 对着它们吟咏,自然不拘束,带着气节显得孤独而坚定。 紧密有序的栏杆坚固,灌溉使土地平坦。 松树的姿态与之相匹敌,柳树的姿态则难以并论。 它们与苔石相互映衬,不齐地靠近彩绘的柱子。 雪霜消融后的颜色,虫鸟沉默时的声音。 远忆水边的陆地,寒冷与傍晚号角的城市相连。 深藏的根疯狂地迸发,有力的叶子在动态中相互支撑。 避暑时坐下,逃离睡眠时绕着走。 未遇到神仙般的诗人吟咏,普通人的眼光仍显得轻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禅庭中芦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坚韧的特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如将竹与松、柳相比较,以及将竹笋的生长与僧人的闲适相对照,突出了芦竹的独特之美。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芦竹孤贞品质的赞赏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