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干(hé gān):河岸。
  • 锦车使:指使者,因其乘坐装饰华丽的车而得名。
  • 都护:古代官名,指边疆地区的军事和行政长官。
  • 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南。
  • 轻骑(qīng qí):轻装的骑兵。
  • 衔勒(xián lè):马嚼子和缰绳,这里指骑兵准备出发。
  • 疑兵:伪装成主力的少量兵力,用以迷惑敌人。
  • 解鞍(jiě ān):卸下马鞍,指军队休息或准备战斗。
  • 温池:温泉。
  • 栈道(zhàn dào):在山崖上架设的木板路。
  • 危峦(wēi luán):险峻的山峰。
  • 拓地:开拓疆土。
  • 勋未赏(xūn wèi shǎng):功勋未得到赏赐。
  • 亡城:被攻破的城市。
  • 律讵宽(lǜ jù kuān):法律岂能宽恕。
  • 关犹暗:关隘依然昏暗。
  • 经春陇尚寒:经过春天的田野仍然寒冷。
  • 云昏无复影:云层昏暗,不再有阳光的影子。
  • 冰合不闻湍(bīng hé bù wén tuān):冰封的河面听不到水流声。
  • 怀君不可遇:思念你却无法相见。
  • 聊持报一餐:只能以此诗表达一顿饭的感激之情。

翻译

骑马渡过河岸,河水深沉,马渡过困难。 前方遇到乘坐华丽车的使者,都护正在楼兰。 轻装的骑兵还在准备出发,疑兵正在卸下马鞍。 温泉下是深涧,栈道连接着险峻的山峰。 开拓疆土的功勋未得到赏赐,被攻破的城市法律岂能宽恕。 月光下的关隘依然昏暗,经过春天的田野仍然寒冷。 云层昏暗,不再有阳光的影子,冰封的河面听不到水流声。 思念你却无法相见,只能以此诗表达一顿饭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通过“驰马渡河”、“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边疆的艰险环境。同时,“勋未赏”、“亡城律讵宽”等句,反映了战士们功勋未得到应有的赏赐,以及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最后,“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以及对一顿饭的简单感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的细腻把握。

虞世南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