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寥落(liáo luò):稀疏,冷落。
- 野陂(yě bēi):野外的池塘。
- 思有馀(sī yǒu yú):思绪万千,思虑未尽。
- 病叶(bìng yè):枯萎的叶子。
- 白露(bái lù):秋天的露水。
- 赏地(shǎng dì):欣赏风景的地方。
- 曲江(qǔ jiāng):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东北隅(dōng běi yú):东北角。
- 啼蛩(tí qióng):秋虫的鸣叫声。
- 红蓼(hóng liǎo):一种水生植物,秋天开花。
- 瘦马(shòu mǎ):形容马匹瘦弱。
- 青芜(qīng wú):青草。
- 节物(jié wù):时节的景物。
- 时景(shí jǐng):当时的景象。
翻译
在荒凉冷落的野外池塘边,我独自一人行走,思绪万千。 秋天的荷叶上,枯萎的叶子上挂着大如珍珠的白露。 忽然想起曾经一同欣赏风景的地方,在曲江的东北角。 那里的秋池很少有游客,只有我和你一起。 秋虫在红蓼中鸣叫,瘦弱的马匹踏过青草。 无论是当时还是今日,都是初秋时节。 时节的景物苦于相似,当时的景象也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人们分散了,一年到头也收不到一封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秋日野外的孤独行走,通过对秋荷、白露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往昔与友人共赏秋景的怀念。诗中“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的思绪。后文通过对“曲江东北隅”的回忆,进一步以“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等生动景象,勾画出秋日的凄凉与往昔的温馨对比。结尾的“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