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lán rě):指寺庙。
- 名宦:指有名望的官职。
- 慵求:懒于追求。
- 退身:隐退。
- 草野:指民间,与官场相对。
- 家园:家乡。
- 病懒:因病而懒散。
- 寄居:暂时居住。
- 薜衣(bì yī):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服,比喻隐士的服装。
- 簪组:官员的服饰。
- 藜杖(lí zhàng):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泛指粗糙的手杖。
- 行止:行动和停留。
- 辄(zhé):总是。
- 潇洒:自然大方,不拘束。
- 南坞:南边的山坞。
- 东庵(dōng ān):东边的庵堂,指寺庙中的小屋。
- 人间:人世。
- 千万事:很多事情。
- 无有:没有。
- 关心者:值得关心的事情。
翻译
我懒于追求有名望的官职,宁愿隐退到民间安享清闲。 因病而懒散,不愿回到家乡,暂时居住在这寺庙之中。 脱下官员的服饰,换上隐士的薜衣,用粗糙的手杖代替车马。 无论行动还是停留,总是自由自在,感觉自己非常自然大方。 早晨游览南边的山坞,夜晚在东边的庵堂休息。 人世间有千万种事情,但没有一件是值得我关心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与草野、家园与寺庙的生活,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简朴、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轻松与自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