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新居二十韵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
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
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
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
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
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
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
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
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
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
汎潭菱点镜,沈浦月生钩。
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
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
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
辞章留凤閤,班籍寄龙楼。
病惬官曹静,闲惭俸禄忧。
琴书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济世才无取,谋身智不周。
应须共心语,万事一时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履道坊:地名,位于洛阳。
- 官河:官方修建的运河。
- 深沈树:深邃茂密的树木。
- 浅沮沟:浅浅的小水沟。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 窗筠:窗边的竹子。
- 紫阳洞:道教名胜,象征仙境。
- 白蘋洲:水中的小岛,此处指美景。
- 诗引兴:诗歌引发兴趣。
- 酒销忧:饮酒消除忧愁。
- 移榻:移动床榻。
- 萍破:浮萍被打破。
- 汎潭:泛舟于潭中。
- 菱点镜:菱叶如点点镜面。
- 沈浦:深水的地方。
- 月生钩:月亮如钩。
- 庭寒雨:庭院中的寒雨。
- 初爱粥:开始喜欢喝粥。
- 瘦冷:身体瘦弱且感觉寒冷。
- 披裘:穿上皮衣。
- 洛下:洛阳一带。
- 新隐:新近隐居。
- 秦中:指长安一带。
- 辞章:文章。
- 凤閤:指朝廷的文书机构。
- 班籍:官员的名册。
- 龙楼:指朝廷。
- 病惬:因病而感到舒适。
- 官曹:官府。
- 俸禄忧:对俸禄的忧虑。
- 琴书:指文化修养。
- 济世:救世。
- 谋身:为自己打算。
- 共心语:共同心声。
翻译
履道坊的西角,官河的曲北头,是我新居的所在。四周林园风景宜人,秋意盎然。门紧闭,深邃的树木环绕,池塘与浅浅的小水沟相连。青松挺拔直上,碧水静静流淌。篱笆旁的菊花金黄灿烂,窗边的竹子翠绿茂密。仿佛连着紫阳洞的仙境,又似到了白蘋洲的美景。僧人来访多留宿,宾客到来则少留。既有诗引发兴趣,又有酒消除忧愁。移动床榻到平岸,携带茶水上小舟。果子被鸟啄破,浮萍下可见鱼游。地远离尘嚣,人与境共同幽静。泛舟潭中,菱叶如点点镜面,深水处月亮如钩。清晨厨房烟雾升起,庭院寒雨半收。老来初喜喝粥,瘦弱寒冷早披皮衣。洛阳招揽新隐士,长安忘却旧游。文章留在朝廷文书机构,官员名册寄存朝廷。因病而感到官府静谧,闲暇时对俸禄忧虑。在琴书中有所得,衣食之外还求什么。救世之才无取,为自己打算的智慧不足。应与心声共语,万事一时休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居易在履道坊新居的宁静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如“病惬官曹静,闲惭俸禄忧”等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晚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