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
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愀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郡:今江西省九江市。
- 陶徵君: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彭泽令: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
- 八旬:八十天。
- 愀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 挂印:指辞官。
- 公门:官府。
- 漉酒巾:过滤酒的布巾,此处指陶渊明简朴的生活态度。
- 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
- 养真:保持本真,不随波逐流。
- 窃慕:私下里羡慕。
翻译
我听说在浔阳郡,曾经有位名叫陶徵君的人。他热爱酒却不追求名声,忧虑清醒而不忧虑贫穷。他曾经担任彭泽县的县令,但在官位上只待了八十天。他突然感到不快乐,便辞去官职,挂起官印,走向官府的大门。他口中吟唱着《归去来兮辞》,头上戴着过滤酒的布巾。官吏们留不住他,他径直走进了故乡的云雾之中。回到五柳树下,他依然以酒来保持自己的本真。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他像摆脱泥尘一样轻易放下。陶先生已经离开很久了,但他的文字和墨迹留下了他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在劝我饮酒,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话语。我从年长以来,私下里非常羡慕他的为人。虽然我无法达到他的境界,但至少可以模仿他,让自己沉醉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陶渊明的一种致敬和追思。诗中,白居易通过对陶渊明生平的简要回顾,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白居易特别强调了陶渊明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酒的热爱,这种生活态度与白居易自己的生活哲学有着共鸣。诗的最后,白居易坦承自己虽然无法完全模仿陶渊明,但至少可以在饮酒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深厚情感和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