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申岁暮:指戊申年的年末。
  • 龙尾:指朝廷中的低级官职。
  • 趁朝:上朝。
  • 无气力:没有精力。
  • 牛头:佛教中的牛头马面,此处指参禅悟道。
  • 参道:参禅悟道。
  • 有心期:有期望,有愿望。
  • 荣华外物:指世俗的荣华富贵。
  • 终须悟:最终必须明白。
  • 老病傍人:老病依傍他人。
  • 岂得知:怎能知道。
  • 致仕:退休。
  • 分司:分担职务。

翻译

在严冬的月末,只剩下两三日,我已经度过了五十七年的时光。 我担任的低级官职上朝已无精力,但我对参禅悟道仍抱有期望。 世俗的荣华富贵最终必须明白,老病依傍他人怎能知道。 妻子和儿女教导我逐渐退隐,不要追求退休,而是分担职务。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官场的深刻感悟。诗中,“龙尾趁朝无气力”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无力感,而“牛头参道有心期”则展现了他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后两句“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淡漠和对老病孤独的无奈。最后,家人的劝诫“莫求致仕且分司”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官场生涯的淡出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