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牛:即冉求,孔子的弟子,以勇力著称。
- 颜渊: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 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发现和氏璧而闻名。
- 马迁: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
- 罹(lí):遭受。
- 天六极:指天命的极端不幸。
- 人刑残:指人为的刑罚和残害。
- 百骸:指全身的骨骼。
- 夭:早逝。
- 知分:知道自己的本分。
- 委顺:顺从自然,顺应命运。
- 穷退:困顿退隐。
- 戚戚:忧愁的样子。
- 荣先生:指过去的荣耀。
- 攀援:追求,攀附。
- 穷通:困顿与通达。
- 泰然:安然,平静。
- 省躬:反省自己。
翻译
冉求和颜渊,卞和与司马迁,他们中有的遭受了天命的极端不幸,有的被人为的刑罚和残害。回头看看我自己,真是幸运,全身骨骼都完整无缺。五十岁不算早逝,我现在还欠几年。知道自己的本分,心里自然满足,顺从命运,身体常常安康。所以即使在困顿退隐的日子里,也没有忧愁的表情。过去有荣耀的先生,从事于其中。现在我不自量力,心中想要追求攀附。困顿与通达不由自己决定,欢乐与忧愁也不由天定。命运既然无奈何,心境可以使自己保持平静。而且努力由自己决定的事情,反省自己并不难。不要问那些由天决定的事情,天太高,难以与之言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他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认识到知足常乐、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诗中,“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体现了他的生活哲学,即接受命运的安排,保持内心的平和。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努力的价值,认为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可以改善自己的处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