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路中作

萧萧谁家村,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
  • (chè):裂开。
  • 漠漠: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 :叹息。
  • 行役:因公务而在外跋涉。
  • 渭北:渭水以北,指诗人的故乡。
  • 济世:救助世人,指参与政治或社会活动。
  • 波上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涧中石:比喻坚定不移的生活。

翻译

风声萧萧,那是谁家的村庄,秋天的梨树叶已经半裂。 广阔无边,那是谁家的园子,秋天的韭菜花刚刚泛白。 路上遇到故乡的景物,让我叹息这因公务而行的旅途。 没有回到渭水以北的村庄,我又成了江南的客人。 离开家乡只是自寻苦恼,救助世人终究没有益处。 自问像波上的浮萍,又怎能比得上涧中的坚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秋梨叶和秋韭花的描绘,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末句“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涯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