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林:指李白,他曾任翰林待诏。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李白曾在这一带活动。
  • 员外:指杜甫,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 剑南:指四川一带,杜甫曾在四川居住。
  • 逋客:指逃亡者,这里比喻杜甫流离失所的生活。
  • 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比喻李白超凡脱俗的才华和遭遇。
  • 四夷:指四方边远地区的民族,这里泛指四方。

翻译

在江左的翰林时期,李白未能获得高官显位,却遭遇了乱世的苦难。在剑南的员外时期,杜甫同样未能得到高官,也经历了动荡的离乱。晚年,杜甫的流离之恨,李白超凡脱俗的悲歌,他们的诗篇流传千古,声名远播四方。文坛上留下了他们的佳句,乐府中期待着他们的新词。天意让你必须明白,人间需要美好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的致敬之作。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李白和杜甫生平的简要回顾,表达了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赞美了他们诗歌的卓越成就和不朽影响。诗的最后两句“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更是深刻地指出了诗歌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于时代精神的反映和引领作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