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 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 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 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 叶剪蓝罗碎,茎抽玉琯端。 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 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 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 炎天闻觉冷,窄地见疑宽。 梢动胜摇扇,枝低好挂冠。 碧笼烟羃羃,珠洒雨珊珊。 晚箨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爱从抽马策,惜未截鱼竿。 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 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 撑拨诗人兴,勾牵酒客欢。 静连芦簟滑,凉拂葛衣单。 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 莫同凡草木,一种夏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考槃(kǎo pán):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这里指栽种竹子。
  • 霜节:指竹子的节,因竹子耐寒,故称霜节。
  • 露根:指竹子的根部,因竹子生长在湿润之地,根部常露于外。
  • 蓝罗:一种蓝色的丝织品,这里形容竹叶的颜色。
  • 玉琯(yù guǎn):玉制的管乐器,这里形容竹茎的质地。
  • 淅沥(xī lì):形容雨声或风声。
  • 檀栾(tán luán):形容竹子的青翠。
  • 青岚(qīng lán):青色的雾气。
  • 琅玕(láng gān):美玉,这里形容竹子的质地。
  • 羃羃(mì mì):形容烟雾浓密。
  • 蛰虺蟠(zhé huǐ pán):形容竹笋蜷曲的样子。
  • 马策:马鞭。
  • 芦簟(lú diàn):用芦苇编织的席子。
  •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薄凉爽。

翻译

湘竹初次被栽种,卢生便在此考槃。 长久承受霜节的苦寒,新竹托根于露地难。 栽种的密度应适当,疏密要满栏杆。 买来怜惜分薄的俸禄,栽种作为闲官的雅趣。 叶如剪碎的蓝罗,茎如抽出的玉琯端。 几声清脆的淅沥,一簇翠绿的檀栾。 未到夜晚青岚已入,先秋白露已成团。 拂肩摇动如翡翠,熨手触感如琅玕。 韵致透窗风起,阴凉铺满月残。 炎天闻之觉冷,窄地见之疑宽。 梢动胜过摇扇,枝低好挂冠。 碧笼烟雾浓密,珠洒雨声珊珊。 晚箨晴云展开,阴芽蜷曲如蛰虺蟠。 爱其可抽作马策,惜其未截作鱼竿。 松韵徒然烦听,桃夭不足观赏。 梁上惭对家杏,台下陋对本司兰。 撑拨诗人兴致,勾牵酒客欢愉。 静连芦簟滑,凉拂葛衣单。 岂止消解一时暑气,应能保全岁寒。 莫同凡草木,一种夏中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栽竹子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形态、色彩和气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容词,如“蓝罗”、“玉琯”、“琅玕”等,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优雅和高洁。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物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