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 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戒:指佛教徒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禁食、禁欲的修行方式。
  • 荤腥:指肉类和鱼类等食物。
  •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和劳苦。
  • 六贼: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能产生烦恼,故称六贼。
  • 三尸:道教用语,指人体内的三种害虫,分别代表贪、嗔、痴。
  • 酒魔:指酒的诱惑,使人沉迷。
  • 诗债:指因写诗而产生的责任或义务。
  • 竺乾:指印度,古时称印度为竺乾。
  • 古先生:指古代的圣贤或高僧。

翻译

每当因为斋戒而断绝了荤腥食物,我逐渐感觉到尘世的烦恼和爱欲变得轻了。 六根的烦恼似乎已经没有了生气,体内的三尸也应该恨我少给了它们恩情。 酒的诱惑虽然被降伏,但终究需要完全克服;写诗的责任也要尽力去平息。 从今以后,我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弟子,印度的古先生(高僧)是我学习的榜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通过斋戒修行,逐渐摆脱尘世烦恼和欲望的体验。诗中,“斋戒断荤腥”是修行的开始,而“尘劳染爱轻”则是修行的效果。诗人用“六贼无气色”和“三尸恨少恩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坚定和对古先生的敬仰,显示了其向佛之心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