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却寄元九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 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池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悤悤:匆忙的样子。
  • 沣水桥: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兀兀:形容心情沉重或呆滞。
  • 城门:指长安城的城门。
  • 残酒:剩余的酒,指醉意未完全消退。
  • 万重离恨:形容极深的离别之恨。

翻译

在蒲池村匆匆告别,来到沣水桥边,心情沉重地返回。 走到城门时,醉意渐渐消退,无尽的离别之恨突然涌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醉酒后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中,“蒲池村里悤悤别”和“沣水桥边兀兀回”两句,通过对比匆忙的离别和沉重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后两句“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则巧妙地利用酒醒的瞬间,将深藏的离愁别恨一触即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抒情诗中的佳作。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