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哭金銮子

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 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 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 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 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銮子:白居易的女儿,名金銮。
  • :你,这里指金銮子。
  • :负担。
  • 慈泪:慈爱的泪水。
  • :喷涌。
  • 悲肠:悲伤的心情。
  • 故衣:旧衣服,指金銮子生前的衣物。
  • 残药:剩余的药物,指治疗金銮子的药物。
  • :封闭,这里指墓地的封闭。
  • 终天:永远,这里指永远的离别。

翻译

没想到我正病着,却悲痛你未能保全。 躺在床上惊觉,扶着哭泣走向灯前。 有女儿确实是负担,没有儿子难道就不需要怜悯? 病了才十天,养育你却已经三年。 慈爱的泪水随着声音喷涌,悲伤的心情被物品牵动。 旧衣服还在架上,剩余的药物还在头边。 送你出深村的巷子,看着封闭的小墓田。 不要说只有三里地,这次的离别是永远的。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病中为早逝的女儿金銮子所作,表达了深切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诗中,“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而“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则通过具体的物品,加深了诗人对女儿的怀念。最后两句“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更是将悲痛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女儿永远的离别的无尽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父亲的深情与哀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