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闲居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国:唐代长安的一个坊名,白居易曾在此居住。
- 闲居:指无官职或暂时离职在家居住。
- 朝参:古代官员上朝参见皇帝。
- 坊曲:指城市中的小巷。
- 禄俸:官员的薪水。
- 恬旷:心境宁静开阔。
- 安适:舒适安逸。
翻译
贫穷而闲适的日子里,我常常睡到日上三竿才起,门巷中白昼静悄悄的。 天气炎热时,我放下了朝参的职责,天阴时也少有客人来访。 槐花落满了田地,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 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享受着风雨带来的清凉夜晚。 不要嫌弃我居住的小巷太远,近处反而有更多的牵绊和劳役。 也不要嫌弃我的薪水微薄,薪水多了反而会有更多的忧虑和责任。 我一生追求心境的宁静与开阔,到了老年更应该追求舒适安逸。 如何能修养我的真性情呢?就是在这官职闲散、居住偏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中通过对贫闲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白居易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昭国闲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诗的最后,诗人提出了“何以养吾真”的问题,并自答以“官闲居处僻”,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漠。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