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川:地名,今四川省达州市。
  • 造化权:指掌握国家大权,特别是指宰相的权力。
  • 夔卨: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这里比喻李尚书。
  • 才济世:有才能以济世,即有才能治理国家。
  • 张雷:指张华和雷焕,两人曾发现龙泉、太阿两剑,这里比喻李尚书有如宝剑般的才能。
  • 陶钧:古代制陶器时所用的转轮,比喻治理国家。
  • 折剑:断剑,比喻失意或失败。
  • 龙泉:宝剑名,这里比喻李尚书的才能。

翻译

怜爱你不久前还在通川,如今知己新近掌握国家大权。 像夔卨这样的贤臣定会寻求有才能的人来济世, 像张雷那样的人应能辨识出气冲天的才能。 哪知你在沦落天涯的日子,正是你治理国家的黄金时期。 宁愿在泥泞中抛弃折断的剑,也不收回重铸成像龙泉那样的宝剑。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李尚书拜相的祝贺之作。诗中,白居易用“夔卨”、“张雷”等典故,赞美李尚书的才能和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同时,通过“折剑”与“龙泉”的比喻,表达了对李尚书不屈不挠、坚持原则的敬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白居易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贤才的推崇。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