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美 (qǐ měi):形容色彩鲜艳或文辞华丽。
  • 瑰奇 (guī qí):奇特而珍贵,形容事物不同寻常。
  • 明月夜 (míng yuè yè):明亮的夜晚,通常指月光皎洁的时候。
  • 落花时 (luò huā shí):花瓣飘落的季节,象征着春天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
  • 调清 (tiáo qīng):旋律或音调清新。
  • 金石怨 (jīn shí yuàn):比喻深沉而强烈的哀怨之情,如金石般坚硬。
  • 吟苦 (yín kǔ):吟诵时情感深沉,表达痛苦。
  • 司空 (sī kōng):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嘲为“司空”。
  • 白辞 (bái cí):白居易的诗歌。

翻译

这是一首描绘美丽与哀愁交织的诗。在明亮的月夜和落花的季节,诗词既能增添欢乐的气氛,也能引发离别的伤感。音乐如金石般深沉,诗句苦涩得让鬼神也为之悲泣。普天之下,只有我深深爱着这诗,世间也只有你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从都尉离别时的诗句开始,直到我作为司空写下这些诗篇,都充满了深情。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绮丽的辞藻和瑰奇的意象描绘了明月和落花的美好,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诗中的“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情感深度的自豪,以及对知己的理解与共鸣。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出诗人的自我情感投射,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